1、劳动者的全额工资与基本工资的概念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常会遇到的两个概念。
2、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很重要。
3、因为计发劳动者的待遇,时常会用到这两个概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例如:在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时,需要用劳动者全额工资的概念,而终止劳动合同计发生活补助费和女职工“三期”内计发工资时,需要用劳动者基本工资的概念。
5、如果不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容易因此而发生劳动争议,对劳动关系双方都不利。
6、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局令第1号)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以及劳动部颁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和《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的有关规定,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又称标准工资)与辅助工资(又称非标准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
7、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
8、例如工资总额组成中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就是基本工资。
9、再具体些说,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均属基本工资。
10、劳动者的辅助工资是指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
11、例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等。
12、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工资总额一般是用人单位在从事统计、缴费等劳动工资工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13、与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或称实得工资)、基本工资等概念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14、在理解劳动者全额工资等概念时,常常也会联系到工资总额的概念。
15、岗位工资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16、 它主要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
17、岗位工资制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
18、但不论哪种工资制,只要称为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的比重应该占到整个工资收入的60%以上。
19、实行岗位工资,要进行科学的岗位分类和岗位劳动测评,岗位工资标准和工资差距的确定,要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情况加以合理确定。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