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热讯:可惜看不到这片的完整版

时间 : 2023-05-24 19:07:41 来源:电影辞海

2005年有一部电影,姜文连着看了好几遍,他说在中国很难出这样的电影,非常感动。

导演田壮壮也很推崇它,说这是一部“吐血式的作品”,会一直流传下去。

这部电影就是当年获得柏林银熊奖的《孔雀》。


【资料图】

电影初剪版本有4个多小时,后又压缩到一个接近3小时的“最终版本”,最后为了通过审查,删减到现在的两个多小时。

用导演顾长卫的话来说就是:

生如孔雀,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这样的瞬间,便足以将生命照亮。

电影《孔雀》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那是个剧烈变化的社会,人们都被裹挟其中,一个个被压的支离破碎。

但导演拍的很平静。

他没有大肆渲染苦难,而是用一种回忆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日常。

然而,电影里这一幕幕令我们大为震惊的事,在当时却再正常不过了。

每个时代都是如此,当我们身处其中,不知不觉就被改造,等到若干年再回顾,才知道是多么荒诞可笑。

在《孔雀》中,姐姐是最特别的一个。

电影开头有一幕刻画的很形象:姐姐独自在弹奏手风琴,看到旁边开水煮沸了也迟迟不愿抽身。

这个画面就预设了姐姐的处境。

周围的人们就好比那壶里的水,在狂热的环境里躁动不安,而姐姐不为所动,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面对父母安排的工作,姐姐完全提不起兴趣。

她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伞兵,每次看到城里的伞兵从天而降,她都会骑着自行车奔到田野上去看。

因此,姐姐决定报名当兵。

但姐姐低估了这竞争的残酷。

姐姐认识了一个军官,为了搞好关系,约对方打乒乓球,当对方听到要帮忙当兵时,摆摆手说:

公事公办。

于是,姐姐想着要不送送礼,等到她找弟弟凑了“巨资”,买了烟酒再找军官时,已经晚了。

因为同时期有个一起报名的姑娘,她大姐把自己献给了军官,给妹妹换来了伞兵的机会......

姐姐的“伞兵梦”破碎了,她的理想就像是丢进水里的酒一样,沉入了水底......

可姐姐不甘心,虽然现实世界拒绝了她,她也要在自己里的世界实现理想。

于是,就有了我们整部电影的华彩乐章:

姐姐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做的降落伞,在街上飞奔了起来。

那一刻的姐姐,内心全然释放,生命绽放的如此美好,仿佛自己已经就是个“伞兵”。

可在现实的眼里,姐姐却是个神经一样的逃兵。

当大街上的母亲看到姐姐后,羞愧不已,发疯似的扑了上去......

在电影《孔雀》里,姐姐始终是“一个人,没有同类”。

你会发现,这个人物想要的,从来就不是这时代所看重的东西。

这时代人人都喜欢搞运动,但她没兴趣;这时代大家都喜欢看热闹,但她不喜欢。

可以说,姐姐完全是一个纯为精神世界而活的人。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她为了追回自己在大街上遗失的降落伞,不惜跟着一个叫果子的男生来到了小树林。

然后当对方索要代价时,又不惜脱下了自己的裤子......

包括后来,姐姐只是被一个老人家的手风琴声所吸引,就想办法接近对方。

可是在世人的眼里,姐姐成了“狐狸精”,老人家也摸电门自杀。

电影里,有一段戏让我毛骨悚然。

姐姐正在厂里干活,老人的儿女跑过来对着姐姐一顿暴揍,而旁边的工友鸦雀无声。

等到姐姐从地上爬起来,大家照常做事,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一直以来,很多中国人都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他们活的千篇一律,辛苦而麻木。

在电影里,有个场景,把这种国民性呈现的淋漓尽致。

画面中,姐姐一家五口在打煤球,他们默默劳动,井井有条。

可突然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大家顿时都慌了。

有的找砖围着,有的找油布盖着,可大家都知道,这辛苦的一切,都要泡汤了。

这个场景有太多那时中国百姓的缩影,老老实实的耕耘着一亩三分地。

可是只要大雨一到,又把一切都卷了进去,连燃烧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有些“不老实”份子,敢自顾自地走出来,那下场就像姐姐那样,让你摔个四脚朝天。

看到有人评价说,这一家里就哥哥混的最好,我们应当学习他的踏实。

说这话的人,那完全是没看懂这部电影。

电影《孔雀》里的哥哥,是全片最无趣的一个。

父母把他捧在手心,看完电影我对这个角色最深的记忆就是在不停的大吃大喝。

这个哥哥的设定是有点傻,但又不完全傻,在我看来,还挺狡猾。

电影里,哥哥大部分时候都是无动于衷的,可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就变的非常主动。

比如,一家五口分糖的时候,按照“惯例”,哥哥分走了一半。

比如,哥哥看上了一个丰满的姑娘,自己不敢搭讪。

就跑回来让他妈介绍,还故意刺激他妈说:有人笑你没本事,儿子这么大了也不给他介绍对象。

哥哥在家里养尊处优,到了外面,又各种巴巴的讨好别人。

比如,他被欺负了,姐姐看不下去,找人去报仇,可没过一会,哥哥就带着烧鸡去讨好揍他的人,说报仇这事跟自己无关。

在我看来,哥哥这个角色就是现实主义的化身,他这一身的肥肉就是象征。

电影里有关他着重刻画的就是三件事:吃、找女人、摆摊做生意。

与姐姐的追求截然相反,哥哥是一个完全沉迷在物质世界里的人,和物欲无关的一切,他的表现都是麻木和冷漠的。

事实上,这部《孔雀》里,人生最悲惨的是弟弟,它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少年一点点活成了行尸走肉。

一开始,这个弟弟还是一个会给钱支持姐姐去追求理想的少年,还会因为鞋子弄脏了,用粉笔涂白。

可他的存在一直都是被忽视的。就像他自己说的,自己沉默地像个影子。

电影里,我们看到,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在一次次地碾压这个少年的尊严。

有一次,他画了一张裸女的图,被他爸发现后,暴跳如雷,说他是个下流的东西。

他爸拧起他就像拧一只小狗一样要把他丢出去,而且还对着外面喊:

邻居们快来看啊,我们家出了个流氓!

这一切,在我们现在听来都十分可笑,可在当时的社会气氛里,却是无比的严肃而真实。

在电影平静而缓慢的日常里,我们会感受到各种各样恐怖的气氛。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群人扑向一个人,明明那个人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她处在一个禁锢的时代,它禁锢着所有人。

在这部《孔雀》中,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大场景,甚至很少刻画所谓历史的痕迹。

可是,它在用一种当事人自述的方式,对人性和命运做一次回顾和拷问。

所谓大时代的洪流,真的有必要这样吗,让那么多人白白泡汤一生,真的可以无动于衷吗。

电影里的姐姐,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理想。

为了这个,世俗的贞操、道德、婚姻在她眼里都不值一钱,可结果是,现实强奸了她的理想,世俗碾碎了她的精神。

因此,我们才会感觉姐姐最后的哭泣是那么震撼,因为她的那种悲剧性是那么的必然,可她又是无比的清醒。

在电影最后,导演安排了他们去观赏孔雀,但他们每个人都错过了孔雀的开屏。

所谓生不逢时,就是明明自己也可以像孔雀那样,自由的绽放。

可是在一个冷酷的环境中,只能一生压抑自己蜷缩成一只山鸡。

在电影《孔雀》里,我们看到的,满眼都是在现实与理想中挣扎的支离破碎的人生。

姐姐的人生碎了,弟弟的人生废了,父母的人生早已扭曲,只有脑子有点“智障”的哥哥才能和这时代水乳相融。

无论如何,这听起来,都挺讽刺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