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李娟
在通渭,有一条蔚为壮观的生态林带横亘在华岭、北城、寺子、陇阳、陇山、新景等乡镇的山梁上,这就是坚韧进取的通渭人民用40多年时光筑起的“绿色长城”。
初夏五月,南风温润。轻身踏足通渭县鹿鹿山林场,只见山脉绵延,云雾缭绕,林木茂密,有松涛阵阵、虫鸟齐鸣,有山风扑面,枝叶沙沙,宛若人间仙境。
(资料图)
鹿鹿山林场位于陇阳、北城、寺子三乡镇交界地带,山上森林茂密、青草茵茵,被人们称作通渭县城的“后花园”。2005年5月,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但4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芜的滩涂。
荒滩变绿洲,鹿鹿山林场40年“嬗变之路”实在是来之不易。今年80岁高龄的寺子川乡曹治邦老人对这场美丽“嬗变”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那时的鹿鹿山是一片荒草滩,没有树。每逢放牧期,连草都长不住。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将通渭县纳入实施范畴,支持通渭加快推进生态治理,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这为鹿鹿山的命运带来了政策机遇。
作为通渭第一代“林业人”的陈建荣老人,今年已是82高龄,是当时鹿鹿山林场建设的规划者和实施者。陈建荣老人回忆,从1981年开始,通渭县抢抓机遇,借力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先后建立了社队林场、公路沿线防护林和经济林。在这些林取得成功之后,1986年冬天,县上派人前往天祝县调运云杉苗木,于次年春季造林时,组织动员北城、寺子、陇阳三乡镇的社员群众和学生进行大面积栽植,鹿鹿山针叶林基地建设至此正式拉开序幕。
“退休之前,我连续在鹿鹿山栽过8年的树,每次都在山上待半个月到二十天时间,吃住在附近农户家里,或者跟护林员一起挤在当时的林业站,条件特别艰苦。”退休20多年后,每当想起那段峥嵘岁月,陈建荣老人仍然心潮澎湃,满怀激情。
三分造,七分管。从种到护,陈建荣是实施者,而作为同龄人的曹治邦老人则是管护者。他是鹿鹿山林场的第一批护林员之一,从1992年开始到1998年退休,6年时间里,他踏遍林带的每一处角落,对林木分布了如指掌。
“那原本是一个放牧的山,现在栽上树不让放牧,很多人都不服管,一言不合,就会动手打人,我们护林员每天就和那些放羊娃干仗。”说起那段岁月,曹治邦刻骨铭心。
据了解,鹿鹿山针叶林基地建设以来,每年都在前一年基础上不断扩大树木栽植面积,特别是1998年以后,每年更是以千亩的速度拓展着林带触须,才达到了今天成林面积18000多亩的规模。而今,云杉、油松、落叶松、山杏等50余种树种遍布林场,在华家岭—庄子梁—鹿鹿山—王湾梁的山脊上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为通渭县北部水源涵养林及风景特用林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凡将力量蓄满,责任把岁月拉长。一片林子从无到有,由小及大,离不开一代代护林人的传承与守护。2016年,正值不惑之年的陇阳镇党岔村村民党旺祥被聘为鹿鹿山林场护林员,开始与山林为伴,常年四季守护在绿水青山上,成为鹿鹿山林场的又一代护林人。
“现在的工作就是天天巡山,有时候看这山,有时候看那山,这个山转一圈得三四个小时,对这里的每条路都很熟悉。”党旺祥说,这么好的一片林子,自己作为护林员,一定要把这些树木保护好。
40年的沧桑巨变,当年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大荒坡变成了茂密林场,鹿鹿山林场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为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但他们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拓荒牛”精神,在这片充满深情的土地上早已“绿树葱荫”,他们是通渭“绿色长城”神圣的一部分。
近年来,通渭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国土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开展春秋季植树造林活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县林地达到107.6万亩,森林蓄积量68.7万立方米,覆盖率9.52%。荒山染翠穷山变宝,绿满山川大地流芳,坚韧进取的通渭人民正以生动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新篇章写满陇中大地。